相关栏目

展开全部

收起全部

《碧云海棠溪》等十组文图(跨世纪左右)

每日诗词 时间:2023-03-24 04:32:37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投稿

《碧云海棠溪》等十组文图(跨世纪左右)

江南达者童山雷

《画中游——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》回顾式连载之371-380


这阶段每篇文字短小,甚至未若现今一则“适时手记”,兼之吾箧内整个旧稿甚多,故尔此“追忆式”之连载帖,此起,一次都发上十组文图。


完整图帖——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zA4Mzg1NjA1OA==&mid=2699437805&idx=1&sn=0cc74890c46d4533b4935ed37a5afc22&chksm=bae299388d95102e79c76da125d2f533282e1a508fd392a120890e91474e6ece981f6b8b7e70&mpshare=1&scene=22&srcid=0323gd4G7Itc3TOkjC7cZlCP&sharer_sharetime=1679556435219&sharer_shareid=4024200e23faba965f58dc8ed4776612#rd

三百七十一


海棠溪,江南地名之佳丽者,一度曾引起吾人奇妙联想,致有凄美小说《海棠溪主》入吾《浮生十梦》集中,此似昔已言之矣。这现实生活中之海棠溪,历经幽丽、残败、荒美,至今之渐趋饬整繁华,面目固称多变,而隔江与巴渝核心“渝中半岛”遥遥相望,此地势大貌,却是千古亦然。咳,休论人世变迁,“山形依旧枕寒流”,恰此之谓欤?吾《碧云海棠溪》一画,多少体现此等慨叹情怀。斯作以粗放写笔兼与相对工细刻画结合,长于通幅气势而具体表现手法或为人所难以首肯。不过吾之画作,向来亦是无意让所有人认可的;“为识者画”,乃吾闲章语,更乃吾真情实愿也。此起为03年作品。




三百七十二


幼时于《芥子园画谱》中见古人单写云水树石之作,纯粹空落中,反显其别样意趣。今偶翻至吾《长礁激浪》一画,居然小有同感。固然,吾之画作,自吾二三十岁以来,一向已非是出自前人图谱,却皆由吾心与造化融会贯通而得之。如这所示江滩急水野石连同荒凉航标,便仍是漫游川渝江干所见。画中上半部通为一派巨礁满占,礁石纹理变化多端,并已暗示水流方向;下方石块散碎,浅平湍急之水穿流而过。那小小航标灯便设于下方小礁上。画之顶部空茫处,自当是辽远江水。此等场景,相信凡傍江河生息之人,尽皆熟知,亦毋须细加介绍了,且看吾画是否多少写得诸君胸中意象罢。




三百七十三


南山脚下有一路,为吾侪画友所惯行,在那周遭未被建作高速公路前,是有事无事,皆喜欢去走上一走的。彼处观山,山岭横斜已耸峙为峰,兼之乃由近前仰视,其更加巍峨挺拔。年年秋末春初山形瘦朗之际,岭笼轻黛,群壑微暝,坡脚萧疏草树,散聚村落,俱欣欣然竞迎天光,确为游而乐因以暗萌归志之所在。稔之于心,自然多曾付诸笔墨。此《春山行》一画,笔意劲健,墨色简洁,似称其间佼佼者。今独自回味之余,示之于众。




三百七十四


巴渝之地,山川秀美,吾自幼生长其间,因惯熟于斯竟至不觉。后识见增积,颔首细加吟味,乃觉其淳和清茂,淡朴幽恬,起伏开合间,遥山近水,丘壑冈林,莫不怡然轻呈诗情画意。今所示《湖山信是巴渝美》一画,即写此感受。画未作刻意经营,随心所欲表现一己于现实山水中所悟得之淡泊情味。观者自可静心体会。画题本身却系套用古贤佳句而成,特此说明。




三百七十五


此境所示,却是少年时存留心中印象。重庆沙坪公园后墙外有一沙石小路,沿跌落下滩之溪水渐行,可至达前文曾言及的“松林半岛”与“梨树湾”、“红糟房”等地。早年那一带山水清幽,且多有鱼鸟,因之是为吾辈短衫赤膊者之乐土。其后该处生态景物俱慢慢遭毁坏了些,兼之家人中更有被贬黜于彼备受折磨之事,故尔己心对其地的体验,也就愈见深刻并复杂化了。今先辈皆去,此地风物亦早已面目全非,唯余万般感念在这心头。此“寂寞秋水下长滩”,便当是流水挟带着吾辈既逝之梦,一路都在搜罗着自家那散落在丛蓁凹石间的喜怒哀乐罢……另附一《白云歌乐山》,画径写当时之事:一位母亲携一子一女,正朝着一派未可知的云山走去。此或颇可佐证文中所述。




三百七十六


此“江郊”一画,仍于家山附近闲步得来。今日其地却是已被“开发”得全不可觅一丝踪影了,因此画中所示,便聊可作为此地曾经有过的见证罢。那大滩之上,萋萋蒿草间,一带石梯曲斜通向一座历尽沧桑的老桥;侧畔赭石岩上,有几许寻常民居,正静静地俯瞰着这不尽江流与悠悠岁月。隔岸隐约可见郊城之影。这自是再平凡不过的巴渝江滨景色;然唯其既已了无声息地消逝去了,似也就多少有了几分令人慨叹的意味……




三百七十七


南山既称山城花冠,其山花木之盛,自不待言。无论本地居民或外地来渝游客,鲜有不知春夏之交南山公园赏花为消闲乐事者。吾野逸之人,固非是不识苑葩娇美,然天性所致,却每以野岭观花为习常之事。试想,那人迹疏落的郊山之上,节令所催,到时诸花皆如约齐会,或姹紫,或嫣红,或玉白粉黄,不一而足,纷纷静呈己妍于松云缭绕的峰壑间,此等丽景,又岂是庭园花事所能同日而语。因历感于心,兼之身为画手,是以必欲将斯境付诸丹青翰墨。此《江南花红》一画即抒其感。写意之作,观者自可品吟其味而尽情发挥想象。附带说明一点: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起,吾画中题款多不落时日,此画年、月、日俱全,自当是个人生活中一特别日子。




三百七十八


上文曾提及重庆旧日之沙坪公园。此园却也在此心留下了极为深刻之印象。当时人工园林不多,一个城市就那么几所,尽管入内须凭门票,毕竟价格低廉,所以无论家人消闲,朋友聚会,偶尔总是要去那儿走走的。记得由那条阔可二丈的“护园河”上越小石桥而过,进门渐循一带缓坡迤逦游览,但见苗圃花畦,松林竹径,掩着疏疏落落的明黄粉墙房儿,触目皆是一派可人之色;兼之散懒之身轻沐晴和风日,闲逸之耳静听婉转莺燕,一时真个是觉着生存是十分美好了。此画自然只是依稀记录彼处地形大貌,且将周遭街市野山一并纳入构图,唯愿观者能于朦胧斑驳意象间,得以体验一二此心感怀之情。
另附一幅同景异名之《如丝柳絮因风起》以供参看。




三百七十九


重庆,火炉之城也,夏日酷暑难耐,因之秋凉也就显得格外诱人。尤其郊山之上,祝融远去,金风渐来,方觉云白山幽,那苍黛之间,草叶却早又赤黄了。数日霪雨一过,大气竟清新得犹如特地充足了氧似的,直爽透吾人肺腑。此时漫步在这野岭中,目接浑厚华滋山色,耳聆绵延清越泉声,是真感其韵味深长。咳,人皆言平平淡淡方是真,吾生寒素淡泊,乃将此真味,实实在在地品吟了个够。尝有句曰:“远得功名闲却至,谁似,神仙不敌自由身。”确是吾生之真实写照。此《南山秋韵》一画,轻烟笼罩之玄白苍赭间,或可捕捉一二吾心此等感受。




三百八十


南山沿黄桷古道上得岭头,却分为数条岐路,一去老君洞方向,一去黄桷垭镇上,另一则转向铁路疗养院及前朝之德国大使馆遗址。此处林木森密,崖岭清润,古朴民居稀疏错杂布于道旁(渐次自然亦添了不少新式屋宇),一路偶见散摊小店,卖点儿山蔬野卉中草药或者乡土饮食什么的,那情味端的是够得很。这《清寂南山》一画,唯侧重表现其山林之清幽静谧,民俗内容则相对淡化了,谅读者必能从山水画角度予以理解,故此毋须赘言。
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《画中游——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》是本人着力甚盛的一个系列图文长帖,至今编写上了一千一百篇,已发布者亦逾千篇了。其在网络各大论坛连载以来颇受大众关注与支持。此为“追忆式”之连载帖,以1995年作为时间划段之起始,陆续涵盖此后二十余年之作,均归纳为“近年国画作品”,以与《画中游》补遗•(远岁拾英)相参照。


·精研艺术,细品人生·
·见悖于当世,遂求诸永恒·
·人生甚难者:尽历尘世辛苦、洞悉存世悲凉之后,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·
读千卷书,行万里路。体验万千风俗人情,乃得万千诗词文句、万千翰墨画图……
以赤子初心、文士才情、达人意趣、艺者性灵,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,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,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。


江南蜕心堂:原创艺文渊薮……
扫一扫或按一按,关注“童山雷”订阅号


版权声明: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qhwk.cn/shici/meirishici/33004.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!

《碧云海棠溪》等十组文图(跨世纪左右)

手机扫码分享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