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关栏目

展开全部

收起全部

五律·家山旧忆25首

每日诗词 时间:2023-05-11 10:03:43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投稿

家山旧忆(25首)
排律.忆父亲
生逢战乱日,立世苦辛尝。
葬父噙酸泪,养家挑大梁。
只身风雨闯,一路马牛当。
兄妹诚相靠,里邻时有帮。
多持红白事,尽付德仁肠。
献血寒门助,扶危正气彰。
侍亲心细致,仗义性刚强。
入社求三好,尊儒守五常。
人穷厌铜臭,学浅重书香。
育子钱财舍,操劳肝胆伤。
暮年亏米寿,每忆愧高堂。
父亲黄永财(1919--2003),曾入私塾学堂就读,爷爷去世时,姑姑、叔叔尚年幼,父亲独立撑家,打拼创业,后成为全村生活条件较好的家庭。

排律.母亲节忆母亲

节临生感伤,含泪忆萱堂。

世乱风霜历,家穷牛马当。

三更旧灯火,四季破衣裳。

瘦骨多侵病,青丝早染霜。

心慈贫弱助,手巧妇孺帮。

挥汗涝洼地,劳神豆腐坊。

菜园怜月色,磨道惜晨光。

灯下缝寒夜,床前敬老娘。

训儿遵五德,教女懂三纲。

励志儒规守,修身美誉扬。

如蚕丝吐尽,恩德孰能忘。
母亲刘洪兰(1917--1993)娘家级索村,心灵手巧,待人和善,乐于助人,一子两女,勤劳终生。

五律.小学
邻村财主院,修整作黉堂。
宽窄木条桌,湿潮泥土墙。
不辞炎日苦,何惧雪天凉。
朝夕油灯伴,书山惜寸光。
1962年就读于刁庄小学,时任校长赵逢彬。

五律.初中
适逢文革起,动乱苦师生。
批斗常停课,游行皆做兵。
书中时事论,期末楷模评。
两载轮三校,初心从未更。
1968年五、六年级合并升入初中,先后在刁庄、东龙岗、十一中三地就读。那是一个政治为先导的年代,学生都是“红卫兵”,谁表现积极便是楷模。本人因年龄小无心参与政治,依旧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习上。

五律.高中
国办高中读,时光缩两年。
校风存正气,师长效先贤。
苗渴甘霖遇,心坚铁石穿。
谁料高考费,大学梦难圆。
1971年初考入滕县第十一中学高中部,(国办中学)曾任团委、班委成员,语文、物理课代表,连续两年被评为三好学生,时任班主任许月娥、校长崔保纪,知名教师有邢昭富、黄也中、单光廷、王锡山等,毕业后因高考废除,大学梦断,回家务农。

五律.磨豆腐
早起五更天,油灯梁上悬。
躬身拾快步,挥汗袒双肩。
晓破浆缸满,人疲鸟语传。
何曾分四季,工学两相牵。
母亲用从外祖父家学来的手艺做豆腐用来养家糊口,从我记事起家里就开始做豆腐,一年四季从无间断,中小学时期每天早上要磨好一缸豆汁(约十斤黄豆)才能去学校,所以每天必须早起。

五律.拔豆茬
秋暮西风紧,捡柴奔野荒。
杈头肩上背,木夹袋中装。
俯首寻根颈,忍饥迎夕阳。
助家凭薄力,苦累又何妨。
六七十年代农村烧茶做饭全凭农作物秸秆,豆茬虽小却也是难得的燃料,每逢秋季放学后便带着用木棒做的夹板去野外拔豆茬,低头弯腰一下午也只能拔一杈头。“杈头”一种用白蜡条、柳条等编制的可用肩部侧背的农具,也称“杈子”。

五律.割草

暑假无闲日,提镰荒野行。

弓腰临黍垄,壮胆入坟茔。

人过蓬蒿绝,身疲珠汗倾。

为家甘受累,寸草见真情。
割草是农村少年的必修课,青草晒干后交给生产队喂牲口,按斤计算工分。每逢暑假同龄伙伴相约三五成群,携带割草用具直奔野外。

五律.串杨叶
秋深野外巡,踏露逐鸡晨。
手里钢针亮,树旁霜雪新。
萧萧风可恋,片片叶当珍。
家灶时常冷,童年历苦辛。
霜降前后,杨树叶子备受青睐,收集起来可生火做饭,串杨叶是少年儿童的一种乐趣,披露踏霜也不觉得辛苦。

五律.捞地瓜

课余童伴约,村野踏霜行。

挥镢翻瓜垄,追根寻块茎。

风吹珠汗洒,筐满笑声盈。

漫漫深秋日,心怀别样情。
地瓜是六七十年代的主粮,捞地瓜是在收获后的田地里,用镢刨土耐心寻找遗漏的瓜茎,发现一个如获至宝,有时要跑十多里路去寻找刚收获完的瓜地。

五律.看坡

窝棚三五伴,轮守护秋田。

月落风霜冷,夜深心胆悬。

红缨常在手,荷担早承肩。

年少勇无畏,人夸好社员。
生产队时期,白天上学,晚上去野外看护庄稼挣工分是常事,窝棚是用高粱秸秆和谷草临时搭建的,地上铺麦穰,从庄稼七成熟一直守护到收获完。

五律.脱坯

春风犹料峭,随父奔西场。

赤脚辛酸忍,铲泥来去忙。

坯中凝苦汗,梦里见新房。

惟愿多晴日,功成早砌墙。
1984年(甲子年)家中老屋翻修。墙体全用土坯垒砌,全家齐上阵洇土、和泥、脱坯,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。每逢阴雨天气要归垛搭盖防止雨淋,等天晴了再一块一块的搬开,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。

五律.生产队

实行公有制,风雨共艰辛。

队长丹心献,社员情意真。

出工随调遣,分配任平均。

携手光阴度,同舟倍觉亲。
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,公社辖生产大队(行政村),生产队为生产大队管辖下的独立预算单位。每位农民身份为“社员”;生产队设有队长、副队长,会计、出纳、记工员等职位,社员由生产队统一调度参加农业生产劳动,所有物质按公分的多少统一分配,此种体制存在至1984年。

五律.战三秋
处处彩旗扬,三秋战线长。
腾茬防季雨,抢种避寒霜。
男女汗珠滚,晨昏号子狂。
千军分秒夺,“阵地”露餐香。
三秋生产是人民公社的重头戏,处处彩旗飘,村村喇叭响,是当时的真实写照,收、种、管都很重要,人们虽然食不果腹,但热情高涨,干劲冲天。为了助农学校放秋假,整个假期都忙于三秋生产。

五律.推水车
烈日当空照,躬身快步行。
轮随盘齿动,链带水花生。
人歇车无歇,岁轻功不轻。
暑期融集体,力薄有真情。
水车是生产队比较先进的提水工具,盘齿、**由生铁铸造,下接水桶,铁链不停滚动把水从井里提上来,推水车是妇女小孩的活,每四个人一班轮流替换,暑假推水车是常有的事。

五律.拉犁子
数人绳索连,力聚鉄犁牵。
挥汗踏晨露,忍饥披暮烟。
身疲如畜苦,心急似油煎。
漫漫三秋日,收耕年复年。
在没有拖拉机的年代,每逢秋种季节,为了抢种小麦,必须用人力耕地,男女老少齐上阵,20多人拉一张铁犁,当时的口号是:“早起四点半,坡里两顿饭,夜晚加班到九点”。


五律.割麦
三夏空街巷,抢收临阵前。
俯身当卖力,挥臂勇争先。
不觉衣衫湿,何妨芒刺坚。
地头分胜负,旷野笑声传。
割麦不光凭力气,用镰、打捆都有技巧,一旦进入角色,热、脏、累全然不顾,个个争先恐后,浑身有使不完的劲。

五律.拉耩子

三秋播种忙,合力抢时光。

男女麻绳背,来回牛步量。

瘦肩留血印,野垄忍饥肠。

日落收工去,粗茶淡饭香。
耩子是播种用的传统农具,须三五人才能拉的动,中间一人如牛驾辕,后有扶耧手,一把耩子一天只能播种几亩地,很是辛苦。

五律.锄地
烈日当头照,挥锄地冒烟。
汗流如雨下,心急似油煎。
才出高粱垄,又临红薯田。
腰酸强自忍,更惜碗中餐。
豫剧《朝阳沟》对锄地的表述很形象,尤其是初学锄地是要下一番苦功夫的,夏季雨多,除草松土是主要的农活,暑假期间经常跟着大人们去锄地。

五律.扒河
初冬修水利,人海彩旗扬。
棚舍冰霜覆,河滩车马狂。
夺标拼苦力,挥汗斗斜阳。
志可移山岳,唯期谷满仓。
每年冬季都有出河工的任务,以青年民兵为主,工地上人山人海,彩旗飘扬,号子声声,抬筐、排车是主要的搬运工具,七十年代本人曾多次参与其中。



五律.拔烟柴

夜幕西风里,村前如约行。

磨拳入烟地,赤膊战深更。

月下雷锋学,床头香梦生。

不求黎庶赞,薄力助秋耕。
青年时期受雷锋精神的鼓舞,经常组织团员青年做无名英雄,拔烟材,挖积肥等活都干过。

五律.分地瓜
夏种秋收获,田间老少忙。
地瓜横土垄,喜悦入条筐。
分配工分论,公平磅秤量。
社员无杂念,但盼有余粮。
分地瓜一般在野外,当天收获当天分配,会计提前算好帐然后逐户分配,每分一家便将写有户主名字和数量的纸条放在上面,晚上收工后大家各自去认领。如果天气好,当连夜切晒瓜干,地瓜干是当年的主食。

五律.打麦
尘土周身裹,场间脱粒忙。
机前人似鬼,灯下汗如浆。
邻里常相助,苦辛甘共尝。
煎熬三夏夜,分秒若年长。
打麦是个苦差事,一般是白天忙收割晚上脱粒,尤其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,几家联合相互帮忙,往往是通宵不停机。



五律.忠字台

肃穆村头立,犹如影壁墙。

对联书两侧,忠字嵌中央。

宣誓群心聚,出工模范当。

台前常集结,洗礼慰衷肠。
文革期间每个村都有一个“忠”字台,两边书有“大海航行靠舵手,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”等标语,每天出工前要到忠字台前集合宣誓。

五律.毛泽东思想宣传队
文革风云荡,村村锣鼓鸣。
推崇样板戏,抒发主人情。
何惧功夫浅,全因兴味生。
登台才艺展,年少掌声迎。

上小学的时候就加入了生产大队的宣传队,样板戏开演之前表演一段数来宝是我的拿手好戏,有时到外村
巡回演出,半夜时分才能回家。

版权声明: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qhwk.cn/shici/meirishici/67239.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!

五律·家山旧忆25首

手机扫码分享

Top